在線客服 主頁 成為會員 登入


   李醫師發表於 2012-12-17 00:00:00

坐月期的心理調護

坐月期的心理調護

產婦經過辛苦的生產過程後都氣血耗損,需要充足休息復原,但往往有部份產婦因分娩後小寶寶不再在腹中,獨占寶寶的思想需要改變而一時無法適應﹔對照顧小寶寶一事過份緊張形成壓力﹔胎兒性別問題等,伴隨著身體荷爾蒙水平減少而出現情緒不穩定、常易哭、煩躁不安、無法入睡等。此時若得到家人適當的照顧和關懷,症狀大約數天後會消失。相反,處理不當就會引致產後抑鬱症。

臨床上產婦出現以下情況,便可能患上產後抑鬱症﹕

1. 失眠

2. 食慾不振

3. 易哭

4. 緊張

5. 缺乏自信

6. 過份擔憂

7. 失去盼望

8. 恐懼

9. 處事提不起勁

10. 過份自責

11. 性情暴躁

12. 傷害身體

13. 對嬰兒失去興趣

14. 月經失調

15. 頭、肩、背和腹部疼痛     

如情況嚴重,須接受專業的心理輔導。

但預防勝於治療,產前應多認識有關 懷孕期間生理上的轉變、生產過程、生產護理及照顧嬰兒知識,有助當上新媽媽 作好心理準備,並預先計劃好家務和育兒的分工,不致於產後驚惶失措,憂心不巳。 坐月期間鼓勵產婦多與人溝通,適當運動和聽聽音樂,有助保持心情舒暢。 家中如沒有生育經驗的長輩協助照顧產婦和小寶寶,應儘早在產前請陪月員或保姆代勞。

返回